主页 > 诊疗技术 > 一人一技 >

电话咨询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因高血压病伴发的颅内小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的出血,也就是老百姓平常说的脑溢血、中风。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但30-40岁的高血压患者也可发病。一般说来,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越高。据调查,我国脑出血在整个脑血管病中死亡率占首位,可见脑出血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
 
 
  病因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弹力降低,脆性增加。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突出,即粟粒状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
 
    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1)外界因素:气候变化,临床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春夏、秋冬交界的季节,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2)情绪改变:情绪改变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包括极度的悲伤、兴奋、恐惧等,经过临床工作总结我们发现,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前都有情绪激动病史,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时间情绪变化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所致。(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对人体有较为严重的健康影响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而长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临床表现
 
    脑出血的发病多数比较突然,但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日内还是会有一些轻重不等和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先兆症状。故建议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一旦突发头痛加重或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突发头晕或原有头晕明显加重;突发-侧肢体或头面、舌部短暂性发麻、乏力或活动欠灵活;或突发嘴角流水漏气、舌头发硬、咬字不准、吐字不清;或突发血压持续升高不降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安全。脑出血的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血肿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关,通常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障碍。突发肢体的无力及麻木,语言不清或失语,意识障碍,双眼向出血一侧凝视,可有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失禁症状;或偏侧颜面和肢体感觉障碍,意识淡漠,反应迟钝;或面瘫和对侧肢体瘫,而大量时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眼球固定,危急生命;或小脑出血多表现为头痛、眩晕、呕吐、构音障碍等小脑体征。大量出血可以出现迅速昏迷,甚至在数小时及数日内出现死亡。
 
 
  并发症
  
  (1)肺部感染:它是脑出血最主要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后3~5天内,昏迷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表现为多痰、粘稠不易咳出,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手术。(2)上消化道出血:又称应激性溃疡,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出血后全身血管收缩,胃肠功能下降,胃肠对细菌屏障减弱,局部供血不足,可出现消化道的广泛出血,甚至出现致命性失血导致休克,是严重的并发症。(3)褥疮: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进行自主的体位变更,是躯体长期不变动体位,导致局部皮肤及组织受到压迫时间过长而发生缺血、坏死的一系列表现。
  此外,脑出血还常见电解质紊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肾功能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各脏器功能,必要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核磁共振扫描可快速、准确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破入脑室情况、脑水肿程度、中线结构移位及动态观察;并作为是否手术及判断愈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对选择治疗方法有意义。
 
  内科治疗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1)控制高血压(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3)止血和凝血药(4)保持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防治并发症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威胁生命的恶性循环。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在发病后6~24小时内进行。
 
   手术适应症
 
    血肿部位及出血量:
 
  (1)脑叶出血≥30毫升;  
  (2)基底节区出血≥30毫升;
  (3)小脑出血≥10毫升;
  (4)脑室内出血,引起阻塞性脑积水、铸型性脑室积血者;
  (5)颅内血肿出血量虽然未达到手术指征的容量,但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
 
  手术方法
 
  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等,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开颅清除血肿是传统外科治疗方法,需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这类病人又多为老年人,手术耐受性差,故并未能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是近年新发展的技术,优点:
  
  1、定位简易,准确。
  2、局麻,操作简便,在紧急情况下可在床旁施行。
  3、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
  4、费用低廉。
  5、适应症广。
 
  具体操作如下:根据头颅CT结果,在避开重要血管及功能区的前题下,精确定位穿刺点,头皮切口仅2.5厘米,采取钻颅或锥颅的方法,置入引流管,吸出部分血肿减压后,留置硅胶引流管持续引流残余血肿,可注入尿激酶加速血肿溶解。

  方法是:尿激酶30000U溶于3ml生理盐水中注入血肿腔,夹管1~2小时,然后开放引流。可反复给药不超过3次/日,至引流液减少或变清。大致引流3~5天复查头颅CT,多数患者脑内血肿明显减少,可行拔管,患者恢复良好。

急诊科 袁益光
  
 

立即咨询预约专家>>
分享到
非常赞6999
问专家
 相关热文章 95%的患者还看了以下

患者热点关注HOT SPOTS

鲁公网安备 37070202000119号

鲁ICP备16020024号-1